涞水野三坡:旅游扶贫模式的典范,入选联合国减贫案例

近年来,我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,其中涞水野三坡旅游扶贫模式更是备受瞩目。该模式以其创新性和有效性,成功入选联合国减贫案例,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涞水野三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,是一个集自然风光、历史文化、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。然而,在扶贫开发之前,这里却是一个贫困程度较高的地区。为改变这一现状,涞水野三坡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一、创新旅游扶贫模式
涞水野三坡旅游扶贫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,将旅游业与扶贫开发相结合。具体措施包括:
1.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为提升旅游品质,涞水野三坡加大了对交通、住宿、餐饮等基础设施的投入,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。
2. 发展特色旅游产品。涞水野三坡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,开发了徒步、观光、农家乐等特色旅游产品,吸引了大量游客。
3. 培育旅游人才。涞水野三坡通过举办培训班、选拔优秀人才等方式,培养了一批懂经营、会管理的旅游人才,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。
4. 带动村民参与。涞水野三坡鼓励村民参与旅游业,通过土地流转、入股分红、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,让村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。
二、显著减贫成效
涞水野三坡旅游扶贫模式实施以来,取得了显著减贫成效:
1.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。通过发展旅游业,涞水野三坡的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3.1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0.2万人,减贫率高达94%。
2. 村民收入持续增长。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,涞水野三坡村民的收入逐年提高,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5100元增长到2019年的1.5万元。
3. 产业结构优化。涞水野三坡旅游扶贫模式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,第三产业占比逐年上升,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。
4.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涞水野三坡旅游扶贫模式促进了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,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三、联合国减贫案例入选
涞水野三坡旅游扶贫模式因其创新性和有效性,成功入选联合国减贫案例。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涞水野三坡的肯定,更是对全球减贫事业的有益借鉴。涞水野三坡旅游扶贫模式的成功经验,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以下启示:
1. 发挥资源优势。贫困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,挖掘和利用当地资源,发展特色旅游产品。
2.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完善基础设施,提升旅游品质,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。
3. 培育旅游人才。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,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4. 带动村民参与。让村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,激发村民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。
总之,涞水野三坡旅游扶贫模式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。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涞水野三坡的减贫事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。
- • 深保科创飞地迎来重大扩容,腾讯、大疆北方研发中心强势入驻
- • 安国市“数字药田”项目正式启动,10万亩中药材实现区块链溯源
- • 保定县域GDP十强榜揭晓,涿州、高阳、安国领跑发展新篇章
- • 保定社区食堂全覆盖,60岁以上老人享5元三餐服务
- • 安国中医药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,国家级中药配方颗粒基地投产再掀发展热潮
- • 雄安数字农场落地白洋淀,无人机植保助力农业现代化
- • 白沟箱包扶贫车间扩产,残疾人就业率显著提升至95%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地质葬礼:逝者骨灰制成岩石标本陈列峡谷,别开生面的纪念方式
- • 涞水野三坡首推“星空露营节”,天文望远镜点亮太行夜空,开启浪漫露营新体验
- • 博野梨园常态化“树下读书会”:学者领读《齐民要术》传承农学智慧
- • 望都辣椒太空育种基地成果显著,抗病新品种助力农户亩产增收60%
- • 阜平县“马兰花开”乡村音乐教室启用,百名山区儿童获免费艺术教育
- • 阜平食用菌产业崛起:深山小县华丽蜕变,年产值突破10亿元,成为“华北菌都”
- • 白石山景区客流再创新高,玻璃栈道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
- • 唐县山区“5G医疗车”巡回问诊,贫困患者家门口享三甲医院服务
- • 直隶官府菜非遗工坊启用AI厨师助手,百年菜谱精准还原宫廷风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