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县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开课,让文盲牧民也能轻松掌握光伏运维
近年来,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,光伏发电技术逐渐成为农村地区的重要能源选择。在河北省唐县,一项名为“牧光互补”的养殖技术夜校课程近日正式开课,旨在帮助当地文盲牧民掌握光伏运维技能,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。
唐县位于河北省西部,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。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农村新能源项目的支持,唐县积极推广光伏发电技术,并结合当地养殖业,创新性地提出了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模式。这种模式将光伏发电与养殖业相结合,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,降低了养殖成本,提高了牧民的经济收入。
然而,在推广过程中,如何让广大文盲牧民掌握光伏运维技能成为一大难题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唐县相关部门联合当地农业技术学校,共同开设了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课程。该课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,让文盲牧民也能轻松掌握光伏运维技能。
夜校课程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原理、光伏组件安装与维护、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管理等方面内容。授课教师均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专家,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,将复杂的光伏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。此外,课程还设置了现场实操环节,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光伏运维技能。
在夜校课程的开班仪式上,一位名叫李大哥的牧民激动地说:“以前我们只知道养牛羊,对光伏发电一窍不通。现在有了这个夜校,我们不仅能学到光伏发电技术,还能学到如何维护光伏系统,真是太好了!”
据了解,唐县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自开课以来,已吸引了近百名文盲牧民报名参加。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,不仅掌握了光伏运维技能,还学会了如何利用光伏发电为养殖业提供电力,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。
通过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,唐县为广大文盲牧民提供了一个学习光伏运维技能的平台,让他们在享受新能源带来的便利的同时,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未来,唐县将继续加大新能源产业扶持力度,让更多牧民受益于光伏发电技术,为实现农村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总之,唐县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的开课,不仅为文盲牧民提供了学习光伏运维技能的机会,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新能源产业的推动下,相信唐县的农村发展将更加美好。
- • 首届“保定驴肉火烧文化节”盛大开幕,助力美食IP迈向全国舞台
- • 中关村创新中心孵化企业突破500家,培育出首个独角兽企业,引领创新发展新潮流
- • 顺平县伊祁山“桃核小屋”民宿集群惊艳落成,万枚桃核装饰点缀诗意家园
- •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落户涞源,助力传统民居焕发新生
- • 曲阳北岳庙石雕修复体验营开课,游客亲手参与千年文物除尘养护
- • 京雄保城际铁路保定东站扩建工程启动,运力将提升至3倍
- • 阜平马兰小学合唱团绽放央视舞台,邓小岚音乐教室助力全县艺术教育
- • 保定博士农场计划正式启动,百名专家助力现代农业发展
- • 保定职教中心联合长城汽车打造"工匠班":产教融合新样板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村民自导实景剧《地质史诗》年演出收入破200万,乡村旅游新亮点
- • 千年药王庙会首推“AI中医师问诊”,AI赋能非遗诊疗体验再升级
- •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取得突破,抗病新品种亩产提升50%
- • 涞源白石山地质民谣音乐季盛大启幕,摇滚乐队与山民对歌破圈共赏自然之美
- • 保定武术:从庙堂到江湖,破圈之路如何走
- • 曲阳石雕订单排至2025年,传统工艺搭上数字化快车,传承与创新共舞
- • 顺平肠衣生物可降解膜研发成功,欧盟订单量暴涨300%,绿色环保产业再迎突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