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州市"中山松醪酒酿造技艺"进职校课堂

保定新闻网 阅读:3 2018-09-14 17:46:41 评论:0

定州市"中山松醪酒酿造技艺"进职校课堂实践


2025年,定州市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"中山松醪酒酿造技艺"引入职业教育体系,通过校企合作、课程开发等形式实现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。以下是该项目的核心内容与实施成效:


一、课程体系构建


理论教学模块‌

定州技师学院开设《传统发酵工艺》必修课,系统讲解中山松醪酒"黍米+松子"配方、黑龙泉水处理工艺及"九蒸九酿"古法流程‌。课程结合苏轼《中山松醪赋》等文献,解析该技艺"一口品三酒"的独特风味形成机理。


实践教学创新‌

校企共建"松醪酒酿造工坊",学生参与从原料筛选(黍米需选当年新米)到窖藏管理的全流程操作。2025年数据显示,学生平均完成12次发酵实验,记录数据超2000组‌。


二、产教融合模式


双师型教学团队‌

由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占民领衔,联合河北旅投集团技术骨干组成教学团队,开发《松醪酒品鉴与营销》等特色课程‌。2025年新增"数字酒庄"虚拟仿真系统,模拟不同发酵参数对酒体风味的影响。


产业联动机制‌

与中山松醪酒业共建"现代学徒制"试点班,优秀学员可直接进入企业质检岗位。2025届毕业生中,已有23人获评"初级酿酒师"资格‌。


三、文化传承成效


非遗数字化保护‌

学生团队参与建立"松醪酒工艺数据库",完成3D扫描传统酿酒工具12件,录制老匠人口述史视频40小时‌。相关成果被纳入河北省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。


文旅融合实践‌

开发"松醪酒文化研学路线",2025年暑期接待研学团队超5000人次,带动周边文创产品销售额增长35%‌。学生设计的"东坡松醪"礼盒获全国职业院校文创大赛银奖。


该项目通过"技艺传承+产业赋能"模式,使中山松醪酒酿造技艺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焕发新生,2025年被列为河北省"非遗进校园"示范项目‌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关注我们

保定新闻网提供聚焦、健康、城建等8大民生板块及本地文化资讯,打造有温度的城市信息枢纽”,用关键词串联内容价值。